- 中华币
- 4979
- 威望
- 50
- 在线时间
- 2328 小时
- 最后登录
- 2019-9-26
- 帖子
- 4317
- 好友
- 0
- 主题
- 172
- 积分
- 4417
- 注册时间
- 2008-7-12
- 阅读权限
- 10
- UID
- 7670
- 中华币
- 4979
- 威望
- 50
- 帖子
- 4317
|
发表于 2012-6-19 22:41:10
|显示全部楼层
本帖最后由 紫码 于 2012-6-22 18:12 编辑
转载商会票不应是军票张小杰
丁张弓良《中国军用钞票史略》将“江西景德镇临时流通券”的商会票划归为军用钞票,现又有将“包头商会金融票”的商会票也列为军票。笔者偏爱军票,为此专门查找这两商会发票资料,所查情况如下:
江西景德镇临时流通券:
一九二六年九月(农历十月初五日)孙传芳残部刘宝提师与北伐军交战败退下来,经过景德镇向朝浙江撤退。败兵过境,勒索钱财,向景德镇商会“借饷”鹰洋壹百万元.限期数天交清,如若不然即让士兵们上街“自由行动”相威胁。而商会长吴简廷迫于事态严重,不敢怠慢,一面讨价还价,商定八十万元;—面在商会召开全镇工商业以及财东富翁多人的联席紧急会议,商讨对策。最后决定了按照不动产多寡比例负担借款数额的原则。要立即拿出现洋凑足八十万元确非易事。当时连黄金、白银、现洋包括钱庄承兑盖印的假洋在内,只实交了六十万元。大部份是钱庄垫付。欠交二十万由商会出具承兑期票抵数。为此军队把吴简廷拘作人质带着—同撤走。在经过市郊四图里菜园途中.吴装死逃脱
败军过境之后,事情并未了结。善后的主要问题是六十万现金一时收集不拢,是由钱庄垫付,以解燃眉之急的,而钱庄付了如此巨额现金之后.市面资金短缺,无法兑付到期票据。如兑付不出,商家就马上倒闭。如全行业如此,会导致整个市场瘫痪。为了解决市场资金短缺,由商会出面发行流通券(当地称保商票),代替现金流通.以解决临时问题。原定发行六十万元。确实发行数额应不止。
早期“流通券”信誉很高,在市面当现金流通,散落到四面八方.直到近邻各县。但是这种现象是短暂的,由于“流通券”的发行并无库存准备金,不久就出现“贴水”、兑付“二、八”或“三、七”搭配等情况。发生贬值,信誉下降。一九三三年,省裕民银行在全省范围内发行票面伍角钞票,景德镇“保商票”因此而被收回。
有的文章记载 流通券的信用担保是以景德镇镇房捐为抵押的,信用担保人是商会委员会。房捐收入丰盈。发行数80万元,币值稳定,临时流通了20年,流通年代之久,全品相难以留世。 40年代后期不都贴水吗
一元有二个版本 有没发过二元?有不少冠号 所见号码都不大---正面这红章是指 |
|